广西玉林:人工智能驱动千年古州向海图强
发布时间:2025-08-06 18:50:29 阅读次数:65 新闻作者: 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
风从东盟来,潮涌北部湾。今年7月,中国(广西)自贸试验区玉林协同发展区获批设立,玉林海港码头获批正式对外开放,标志着玉林市擘画的向海图强和人工智能战略取得重大突破。这座曾受困于“临海不见海”的千年古州,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,加速向沿海开放前沿城市转型。
智谷筑基:以全域开放破局突围
2023年8月,玉林市就前瞻布局“玉林智谷”建设,以“向海图强”为导向,锚定“立足北部湾、借势大湾区、辐射东盟圈”的宏图,打造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高地、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和数字丝路战略支点。
玉林市密集赴深圳、杭州、北京等地招商引智,对接京津冀、长三角、大湾区创新资源,为“玉林智造”引来源头活水。2024年9月,中国—东盟(玉林)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园,剑指粤港澳低空枢纽、东盟出口基地,这也是广西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园。随后,总投资30亿元的安全应急产业园、总投资13亿元的兴德智能物流园等项目相继落地。当年,玉林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2.6%。
今年新春,玉林市成立人工智能工作专班,书记市长“双挂帅”任组长,46个部门联动打通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壁垒,以强基固本、玉柴领航、AI赋能等“五大工程”,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短时间内,玉林成立首个AI创新赋能中心,首推政务AI助手“玉小智”,首建DeepSeek政务应用集群……
玉林市主动服务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: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,推动玉柴数据中心动力装备在东盟应用,积极参与中国—东盟信息港建设,探索实践“北上广深技术+玉林加工+东盟市场”协同模式,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。
今年以来,玉林市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外出招商活动50批次,接待人工智能企业来玉考察65批次,与华为、奇安信等签署合作协议,在深圳、杭州等地探索建立“人才飞地”和“离岸人才中心”,创新“研发在外、玉林智造、服务东盟”区域协同模式,已签约人工智能项目19个,投资额32亿元。
十虎竞逐:以机制创新激活全域动能
为加速AI赋能实体经济,今年新春,玉林市创新推出“十虎竞玉林”机制,推动7个县(市、区)和3个市直园区,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玉商玉工回归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、文化塑城、“连心”工程、“净土”工程等“六个提档升级”,以及“联运河、织水网、建枢纽”新三件大事上竞相发力、比学赶超。
机制活,推动全局兴。
龙潭临港产业园区剑指“向海智港”,AI深度融入华友锂电、柳钢中金等企业血脉。智能系统驱动下,超薄铜箔产值激增,热轧物料管控效率飙升,今年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5.76%。
玉州区锚定“数字引擎”,建成广西首个内燃机产业数字生态平台,玉柴等300余家企业接入“数字快车道”,产业升级动能澎湃。
福绵区深耕“纺织智变”,3000多家经营主体年产服装12亿件(套),年产值超30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福绵区有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玉林市前三位。
玉柴集团更是智能化跃迁的标杆。走进玉柴“黑灯工厂”,机械臂精准挥舞,AGV小车灵动穿梭,一台台重型发动机高效下线,生产周期锐减80%。这里是全国首批“卓越级智能工厂”,引领中国动力装备迈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
今年上半年,玉林市GDP增长6.1%;规上工业总产值、增加值分别增长17.3%、13.9%,均居广西首位;外贸进出口增长163.7%,连续领跑广西;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。
智润民生:以应用落地厚植为民底色
依托“玉林智谷”的技术底座与“十虎竞玉林”的机制活力,玉林市梳理出5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谋划清单,在制造、政务、医疗、农业、民生等11个领域深度推广应用。
产业转型添动力:玉林恒光瓷业智能化改造后能耗下降30%;柳钢中金AI情报助力提升原料决策效率60%;三环集团AI设计压缩陶瓷新品研发周期至12天。
政务服务更高效:政务AI助手“玉小智”覆盖6221个政务服务事项,日均处理咨询超5000次;警务助手“i玉警”,让补办身份证等业务实现“指尖办”。
民生保障有温度:参皇养殖智慧平台带动万余农户增收;容县沙田柚、陆川猪等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,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数据产品。
“玉品出海”加速度:AI驱动外贸提质增效,外贸版图扩至160个国家。2024年,玉林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49%。
目前,玉林市获评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、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共52个;18个项目分别获评2025年第一、第二批广西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产品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。